淮安市:站在新起点理清新思路抢抓新机遇谋求新跨越

作者:淮安市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本站发布时间:2017年01月19日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我市各级农机推广部门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按照“转方式、优结构,提质量、促全面”总体思路,紧紧围绕推进“两个创建”、打造“两大平台”、实施“两项创新”开展农机推广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2017年,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市各级农机推广部门将理清思路、抢抓机遇,以提升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效能、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为重点,着力创新技术推广方式,拓展推广服务领域,优化技术支撑服务,为推进全市农业机械化、加快农业现代化做出新的贡献。
  
  一是突出项目引领,全力投身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创建。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我市“十三五”农机化工作的重头戏。各级农机推广部门将立足实际、抢抓农时,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机具,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不断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
  
  二是突出园区示范引领作用,着力提升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各级农机推广部门以提升关键环节装备水平和技术应用水平为重点,认真研究制定本地区高效设施农业主导产业机械化生产技术路线和装备配置方案,强化农机农艺融合,积极组织开展新机具新技术现场演示会、技术交流会,扎实抓好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大力推进特色农机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引导各类农业园区加快先进技术装备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着力提高园区农机化技术普及率。
  
  三是聚焦绿色发展,积极拓展农机推广服务领域。各级农机推广部门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要求,加强秸秆处理、高效植保、精准施肥、节水灌溉、残膜回收等机械化技术集成与示范,开展新技术试验示范。研究推动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积极推进卫星定位、“互联网+”技术在农机领域上的应用,研究推广促进精准农业发展的技术措施。组织开展遥控飞行植保、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智慧农机等技术试验示范,拟定技术规范,遴选适用机型,加快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农机化技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大力推进农机服务方式创新,进一步推广订单作业、托管作业、承包作业等服务模式,探索“机农合一”新机制。鼓励农机合作社与农机企业开展“企社共建”,实现合作共赢。
  
  四是强化创新意识,着力转变农机推广服务方式。积极推进新技术新机具试验示范工作规范化。开展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试验示范工作试点示范,召开农机化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会,促进农机农艺的深度融合,进一步修改完善农业机械化技术验证工作办法。积极探索合作推广新机制,协助骨干农机企业、农机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组织形成全程机械化生产解决方案,利用各类平台开展示范培训、演示宣传等活动。推动技术培训方式改革创新,开展农机化主推技术现场演示活动暨培训,加强农机化技术对外交流培训,开展农机化技术培训方式方法调查研究,总结各地技术培训新做法、新成效和典型案例,召开农机化技术推广培训工作座谈会,加强农机化新闻宣传和政务信息工作,引导各地做好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和技术培训工作。
  
  五是强化理论武装,加强作风建设。全市各级农机推广部门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机关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引导党员干部严格做到遵规守纪、清正廉洁,深入践行“两学一做”要求,不断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求真务实,攻坚克难,将上级部门关于农机化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为推动解决行业重大问题和农机化热点问题谋实招、办实事,及时总结交流地方开展农机化重点工作、创设政策项目的好经验、好做法,为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凝聚正能量。(市农机局何政道)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