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随着惠山区玉祁镇蓉东村等地的秋收开镰,无锡全面进入秋收。记者发现,今年虽遇“史上最热夏季”,但不仅未对水稻产量产生影响,而且最新引进的杂交品种“1240”的亩产还高达1500斤。随着收割的全面启动,月底地产新米就能大量上市。
昨日,记者来到惠山区玉祁镇蓉东村。农田里弥漫着沁人的稻香,收割机、打草机、耕地机在田间穿梭。种田大户强永明介绍,他承包了850亩田,今年的收成可观。去年引进了新的杂交水稻,今年亩产达1500斤,比一般水稻高出300斤左右,杂交水稻每根稻谷有约560个穗粒,而一般的水稻只有180至260个穗粒。政府的收购价也有提高,去年每斤米的收购价为1.45元,今年为1.5元。总体来说今年是个丰收年。
合作社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夏季遇罕见高温,水稻的成熟期缩短。但合作社采取往稻田里灌深水,搭配早上灌水、晚间排水等措施防止水稻减产,所以今年的水稻产量并未受到影响。也是因为高温,今年的病虫害比往年少很多,水稻发病的情况几乎见不到。
54岁的农机手史建华说,他从事这一行已二十多年了,见证着秋收从人力到机械化,从小机器到大机器的全过程。过去一个劳动力每天收割一亩田就已累趴下了。而如今一台收割机每天可收割三十余亩地。他简介了秋收的过程:首先是收割水稻,然后除草打捆,之后是打沟和播种下一季的麦子。收割机的帮忙大大提升了效率。
但史建华也有烦恼。蓉东村共有3400亩水稻待收割,合作社只有五六个专业农机手,确实是忙不过来。一天开八小时的农机累得不行,有时晚上累得都睡不着。即使农机手的报酬不低,每天有250至300元,但现在几乎没年轻人愿从事农机手这个行业,主要还是因为太累。市农机局负责人表示,我市水稻播种面积近84万亩,机收面积超过82万亩,机收水平保持在98%以上。